既有建筑给排水及消防水系统改造研究与实务

Introduction

       本书采用多维度分析方法对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的现存缺陷进行定量化诊断,准确识别系统老化、能效低下及合规性不足等关键问题。严格遵循现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与行业技术导则,集成创新性改造技术路径与智能化运维方案,构建涵盖技术经济分析、施工工法优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及综合效益评估的完整技术体系。研究过程中通过详尽的国内工程案例库建设与实证研究,形成具有普适推广价值的改造技术指南,为既有建筑设施更新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与工程实践范式。

       第1章旨在介绍城市化进程与既有建筑问题的背景,阐述给排水及消防水系统的重要性,并明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章深入解析既有建筑,剖析改造的必要性。第3章和第4章分别详细分析既有建筑给排水及消防水系统的现状,内容涵盖管材材质、管道布局、水压水量、消防水源、消防设施等多个方面。第5章和第6章探讨相应的改造技术策略,包括给排水系统的管材更换、管道布局优化、节水节能技术应用,以及消防水系统的水源保障、设施升级、智能化改造等。第7章聚焦改造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涉及项目规划、施工组织、质量控制、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等内容。第8章阐述改造后的运营维护与管理,包括制度建立、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智能化管理平台应用。第9章进行改造效益分析,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维度评估改造带来的积极影响。第10章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探讨智能化与信息化融合、绿色可持续发展、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以及多专业协同一体化发展的方向。第11章通过多个实际案例,展示不同类型建筑改造的具体实践和技术应用。第12章对全书进行总结,梳理研究成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Author(s) Information

       朱晖(1985.02—),男,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昆明理工大学,学士学位,2007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给排水设计。在此期间,完成了6篇论文和4项课题研究。此外,参与了2项标准的编制工作,包括《云南省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图则》和《云南省绿色生态小区评价标准》。目前,正在致力于《云南省智能化碳纤模块海绵雨水系统技术规程》的编制。在奖项方面,荣获了云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2项和三等奖2项。所撰写的案例亦荣获院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并且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及部级优秀奖项。
       苏凡凯(1988.04—),女,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天津城建大学,硕士学位,2014 年参加工作,现就职于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给排水设计。在此期间,完成了3篇论文和2项课题研究。目前,正在致力于《云南省智能化碳纤模块海绵雨水系统技术规程》省级标准的编制。在奖项方面,荣获云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1 项,所撰写的案例亦荣获院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并且目前正在积极申报省级及部级优秀奖项。
       赵勇清(1989.04—),男,给排水高级工程师,毕业于长安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 7 月参加工作,现就职于昆明理工泛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给排水设计工作。在此期间,参与多个大型项目设计,包括住宅、商业综合体、酒店、展览馆、教育建筑、工业建筑等;作为给排水专业负责人参与的项目荣获了云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并完成了4篇专业论文。目前,正在参与《云南省智能化碳纤模块海绵雨水系统技术规程》的编制及既有建筑的消防改造研究。

既有建筑给排水及消防水系统改造研究与实务